國務院常務會議日前召開,進一步部署穩經濟一攬子措施,努力推動經濟回歸正常軌道、確保運行在合理區間。
會議指出,當前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加大,許多市場主體十分困難。發展是解決我國一切問題的基礎和關鍵。本次會議提出了按照總體思路和政策取向采取一攬子針對性強、有力有效的區間調控舉措,從6方面33措施出手,著力穩住經濟基本盤。
“本次會議圍繞‘六保六穩’,進一步出臺一攬子有針對性、有力有效穩增長政策,體現了國家支持穩增長的堅定信心,有助于形成宏觀政策合力,確保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在接受《金融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他認為,當前受疫情等多重因素影響,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各類市場主體面臨較大經營困難與挑戰,加之今年高校畢業生規模創歷史新高,穩就業形勢復雜,穩增長、穩就業具有緊迫性。“這種復雜的經濟形勢需要財稅、金融等政策協同配合,出臺有針對性一攬子助企紓困政策,供需兩側發力,提升政策效率。”他表示。
普惠金融持續加碼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對記者表示,近期國內疫情反彈導致物流不暢、停工停產,疊加原材料價格上漲等因素對小微企業形成了較大沖擊,當前,加大對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十分緊迫和必要。
對此,本次會議提出“今年普惠小微貸款支持工具額度和支持比例增加一倍。”溫彬談到,這項工具起源于2020年疫情暴發后人民銀行推出的兩項直達貨幣政策工具,今年,普惠小微企業貸款延期支持工具轉換為普惠小微貸款支持工具,而普惠小微企業信用貸款支持計劃并入支農支小再貸款管理。“這次會議將今年普惠小微貸款支持工具額度和支持比例增加一倍,有助于進一步調動銀行積極性,撬動更多資金增加普惠小微貸款投放,促進小微企業融資增量、降價、擴面,盡快渡過難關。”他表示。
此外,會議還提出了對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貸款、貨車車貸、遇困個人房貸消費貸,支持銀行年內延期還本付息;汽車央企發放的900億元貨車貸款,要銀企聯動延期半年還本付息。
溫彬認為,這些群體受近期疫情反彈影響較大,就業和收入壓力都增大,延期還款有助于緩解這部分群體的資金壓力,體現了金融持續向實體經濟讓利,加大對困難群體的紓困力度。
不過,也必須看到,當前實體經濟面臨的問題是多方面的,金融支持需與各項政策聯動。周茂華提醒,目前企業面臨經營環境較為復雜,既有供給沖擊也有需求不足問題,國內此前及近期出臺增量政策均充分顧及企業供給與需求問題,出臺一攬子有針對性政策,保供穩價、助企紓困,穩定產業鏈供應鏈與物流鏈;同時,適度加大有效投資、促進大宗消費品支持力度等,讓供需兩端形成良性循環。
多項減稅降費政策聚力
中泰宏觀首席分析師陳興對記者表示,從國常會六方面舉措來看,以緩期、延期政策占比居多,減免措施則更為聚力。他給記者列舉了幾個重要減稅降費措施:“一是增加退稅規模1400億元,退稅舉措本身會改善企業當期現金流情況;二是部分企業緩繳社保費3200億元;三是階段性減收部分乘用車購置稅600億元。”
在他看來,本次會議提出部分乘用車購置稅減征600億元,這相當于去年全年車輛購置稅的17%左右,而從過去車輛購置稅減免的經驗來看,效果可謂立竿見影。“如2016年小排量車購置稅率下調,使得當年小排量車銷量增速由2015年的10%左右大舉攀升至20%以上。而當前受疫情壓制汽車消費已較為低迷,如果疫情態勢好轉,加之車輛購置稅的調降,或將使得汽車銷售增速能夠觸底回升,作為占社零比重近三成的品類,汽車銷售增速的改善也會帶動消費增速整體回暖。”他進一步解釋。
對此溫彬也談到,本次會議部署了進一步實施留抵退稅、緩繳養老等社保費政策、失業保險留工培訓補助、國家融資擔?;鹪贀:献鳂I務等舉措,其中退稅、緩繳費用等力度明顯加大,有助于減輕市場主體的負擔,財政政策進一步發力為困難領域紓困。
不過,陳興提醒,國常會確定的支持舉措需要財政投入進一步加碼,如退稅和車輛購置稅減征會使得一般預算收入減少近2000億元,占全年預算收入的近1%,另外還有3200億元的社保緩繳,占廣義財政收入的比重近1.3%。而疫情沖擊會使得財政支出進一步加大,考慮到如新開工水利工程等基建方面也需要一定的財政資金支持,財政收支矛盾或有所擴大。他建議,可考慮年內適度新增特別國債發行規模,為財政開源。
牢牢抓住穩就業惠民生
金融財政等多項政策的發力,目的是為了穩經濟穩就業惠民生。這也是本次國常會及中央近期多次會議的重點內容。在諸多挑戰與困難中,穩就業最為迫切。“今年不僅面臨大量畢業生就業問題,而且疫情期間企業停工停產,服務行業暫停線下營業,失業率有明顯上升,這不僅會降低居民收入來源,而且可能打擊信心和預期,導致需求不振?;诖?,會議部署了做好失業保障、低保和困難群眾救助等工作。”溫彬表示。此外他還補充道,會議提出了視情及時啟動社會救助和保障標準與物價上漲掛鉤聯動機制,有助于保障困難群體的基本生活來源,對于扭轉預期、提振信心、穩定經濟大盤十分重要。
陳興也認為,國常會提及“視情及時啟動社會救助和保障標準與物價上漲掛鉤聯動機制”值得關注。“目前2%的CPI增速水平尚不算高,還不至于觸發政策調整。”他對記者表示,但近期數據有上升勢頭,2月份CPI增速僅有0.9%,3月份和4月份接連突破1%、2%,顯然短期快速上行的物價增速引發了政策關注。在疫情對于物流運輸干擾尚在的情況下,價格上漲風險值得警惕。
周茂華建議通過穩市場主體來穩就業惠民生。他表示,一方面,面對短期沖擊與困難,需要出臺相應的政策舉措,有效解決物流、產業鏈供應鏈不夠通暢問題,同時繼續落實好保供穩價措施,維護市場正常秩序,減輕部分中下游企業投入成本壓力;另一方面,需要出臺政策支持需求恢復,合理增加有效投資、鼓勵企業用好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穩定企業訂單,通過保市場主體保就業。